科協人才函綜字【2020】18號
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推進中國科協黨校建設,大力弘揚宣傳詮釋科學家精神,營造團結緊張、干事創業、嚴肅活波的文化氛圍,擬采取公開申報的形式征集項目承擔單位,推動實施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人才中心)“中國科協黨校服務陣地建設項目”,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 項目名稱:
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中國科協黨校服務陣地建設項目”
二、項目背景:
人才中心承擔中國科協黨校教育培訓服務和能力支撐建設等重點工作,為進一步做好相關工作,同時,大力宣傳詮釋“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擬充分借助現代科技手段,直觀、準確、全面地展示中國科協黨校的建校宗旨、目標任務、實施方式和科技人才愛國奮斗、拼搏進取的精神風貌,不斷激發科技人才的創新活力和科協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
三、項目內容
(一)主要內容:中國科協黨校服務陣地建設項目主要包括中國科協黨校建設、科技人才聯系服務等內容設計制作展示和人才中心LOGO標識設計三大部分。
1.中國科協黨校建設、科技人才聯系服務內容展示設計。
設計要求:充分運用形象墻、文化墻、會議室、黨群陣地等場地,借助電子屏、展板、圖片、文字等方式深入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國科協黨校建設、科技人才聯系服務等工作內容。三維設計包含設計展示內容的效果圖、施工圖、電路圖、展墻設計、裝飾設計等。
2.人才中心LOGO標識設計。設計要求:(1)以圖形與文字結合為主題做創意設計,申報單位可圍繞中國科協黨校建設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結合人才中心的職責使命、服務對象、服務理念和業務特色進行自由創意發揮。(2)LOGO標識的設計應簡潔大方、寓意深刻、充滿活力,具有國際化美感及視覺沖擊力,有較高的辨識度,有助于人才中心形象品牌宣傳。(3)提交的作品要有詳細的設計創意的文字說明、演示文稿及效果圖。(4)提交的作品須為原創,且為第一次發布,未侵犯他人的著作權,如有侵權,由申報單位承擔所有法律責任。(5)提交作品應為JPG格式,申報評審通過后請提交完整的、可進行修改的圖形源文件(矢量格式)。
3.中國科協黨校建設、科技人才聯系服務工作內容展覽制作及施工:
(1)根據設計方案及施工設計文件,采購或制作展覽原材料與器件。使用的材料應有產品合格證、材質證明書。展覽使用的材料為環保材料E1級或以上。展覽使用的木材、織布、橡膠、裝飾等制作材料一律選用B1級防火材料。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50222-2017《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照明、電熱器等設備的高溫部位應采用符合國家A級防火材料隔熱。
(2)根據審定的設計方案及施工設計文件完成全部展覽設施結構、電氣、圖文板等制作與施工安裝任務。
(二)項目預算:本申報項目經費預算金額為25萬元。
(三)項目地點:北京市海淀區學院南路86號中國科協綜合業務樓西側6層—7層。
四、項目申報資格
(一)申報單位必須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且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的法人,持有合法有效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統一信用代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二)申報單位必須具備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未被列入信用中國網站(www.creditchina.gov.cn)、中國政府采購網(www.ccgp.gov.cn)渠道信用記錄失信被執行人、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名單、政府采購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記錄名單。
(三)申報單位營業執照范圍需具有廣告設計制作、室內裝修設計、展覽展示等相關經營范圍,同時具有履行項目所必備的工作背景、專業技術能力和工作團隊,擁有類似成功的工作案例。
(四)本項目不接受聯合體申報。
五、項目申報方式
(一)申報材料要求。申報單位按照上述要求提供紙質版項目申報書5份(A4紙雙面打印,相關人員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電子版1份(蓋章掃描件電子版;光盤或U盤),隨紙板文件密封完好遞交。
(二)申報材料遞交截止時間。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6月25日止,逾期不再受理。
(三)遞交方式及地點?,F場遞交或郵寄,地點為北京市豐臺區西四環南路35號中都科技大廈516室。
(四)聯系人
崔嘉林、成 凱 010-86203832
張 月、鄭葉霞 010-62168293
五、項目評審
項目申報期結束后,人才中心將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組織有關專家對項目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將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官網上進行公示。
六、項目驗收
項目承辦單位完成本項目的全部任務后,提出驗收申請,由人才中心或人才中心委托的第三方機構進行項目驗收。
七、其他
(一)最終入選項目的作品及其形成的知識產權歸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所有,項目承擔單位如需公開發表或發布成果,須經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審核同意。
(二)項目應由申報單位本級執行,嚴禁項目轉包,如發現此類情況將取消項目承辦資格并追繳項目撥款。
(三)本申報項目的最終解釋權歸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所有。
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
2020年6月11日